中间件自主安全可靠发展纲领性文件发布! 东方通携手产业进入攻坚新阶段
近日,第七届“纵横”网络空间安全创新论坛在哈尔滨开幕。论坛以“数智领航·向网图强”为主题,汇聚十余位两院院士、300余位知名学者及百余家行业优势单位,共议前沿技术,展示创新成果,并重磅发布了《2025信创引领:自主安全可靠中间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指导,《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第七届“纵横”论坛组委会携手东方通等国内领先企业共同编制完成。作为我国首部系统阐述中间件自主安全可靠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白皮书》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中间件产业进入规模化替代与创新攻坚并举的新阶段。它深入剖析了中间件产业面临的安全现状、风险挑战与未来应对路径,汇聚宝贵实践经验,旨在筑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底座,推动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崛起之路:发展历程与现状解读 《白皮书》指出,我国中间件产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关键技术突破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四个时期。当前,面对产业升级窗口期,国产力量正加速构建全栈技术生态,依托信创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出从开发框架到运行时环境的完整产品矩阵,在性能、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主流水平。但同时,《白皮书》研究显示,我国中间件市场亟需产业界携手破解自主创新率不足、技术主导权缺失、产业规模与国际差距显著这三大痛点,推进产业进一步发展。 新形势下中间件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实施路径 《白皮书》强调了中间件自主安全可靠的重要意义,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深远且重大,它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网络安全、国际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同时《白皮书》创新性提出构建“自主性、安全性、可靠性”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强调通过全栈自研、国密算法深度适配、高可用架构设计等关键举措,实现国产中间件从“自主可用”向“安全好用” 的实质性跨越。 为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白皮书》总结了三大推进策略,即:加强测评标准、加强行业对中间件使用的监管力度、促进中间件领域自主开源能力的提升。通过一系列可落地的方案,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适合的中间件产品,推动中间件产品向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增强国产中间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间件创新发展:技术演进方向与产业前景 《白皮书》指出,中间件技术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计算环境复杂性与业务敏捷性需求动态平衡的进化史。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中间件技术与新兴技术不断融合,并沿着云原生能力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增强、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和安全能力提高的路径持续创新与变革。 从市场规模看,2025年将达167.8亿元。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技术的升级,国产中间件厂商逐渐赶超国外厂商,在电信、金融、政府、军工、能源、医疗等行业客户中不断打破原有海外中间件厂商的垄断,逐步实现中间件软件产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从应用纵深发展来看,国产中间件在党政、金融、电信领域全面发力,并逐渐向石油、电力、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等领域拓展。 东方通作为《白皮书》的核心编撰单位之一,深入参与了《白皮书》从立项到发布的全流程,凭借近30年的实干深耕,贡献了丰富的行业实践案例与前沿经验。伴随信息化到数字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东方通以更适用、更可靠的基础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高效地支撑金融、电信、交通及政府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在产品能力上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媲美,产品方案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交通、电信等10000余家企业级客户业务系统中,成功支撑了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多家省级移动公司的信创升级转型项目、国有大型银行的业务应用革新、证券公司系统的适配升级、大型能源集团的运维效能优化等一系列标杆案例,以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为中国基础软件的技术研发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技术创新方面,东方通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引领行业创新,已拥有软著专利1000余项,形成更加完整的TONG系列中间件产品线及解决方案,同时率先在云原生、智能化等进行投入,实现云原生中间件的转型,探索AI中间件发展。此外,东方通不断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生态对接和协同合作,已完成兼容适配7000余项,并推进产业人才培养,布局开源生态,凝聚产业力量,面向不同行业客户业务场景需求,打造更高效、成熟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了中国中间件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中间件作为不可或缺的软件基础设施,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东方通将持续坚持自主创新理念,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信创产业生态体系,不断推动信创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共同为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